農曆年前跟賽馬會豐盛社會效益量度培訓計劃的Samuel相聚,談到實踐研究(practice research)思維,如何協助機構在COVID-19下與資助者溝通和維持同事在新常態服務轉型下的士氣,也分享了幾個小故事。故事是自己和同事的經歷,跟「社會影響」拉不上甚麼大關係,但事後竟得對方邀請,在3月中做了一場線上分享會,希望藉我們四個故事拋磚引玉,刺激大家在新常態下共謀進路。
活動後,有參加者問能否分享當日的微軟簡報給他們參考。因投影片內容精簡,故反建議給主辦單位,讓我花時間文字整理當日分享,一來令事後回顧內容上稍有細節;二來事後的文字整理也助我反思當日的分享及做必要的補充,因此也促成四篇短文。首兩篇故事會談及「實踐研究」思維如何幫我們與資助者溝通,後兩個故事則講到「實踐研究」思維如何幫助機構維持同事士氣。
為了方便大家明白故事內容,我在首篇短文先交待一下所有故事的背景。
在COVID-19疫情爆發初期,無論機構或資助者都以2003年「沙士」為參照,認為疫情會在夏天過去,服務變陣是應急為主,能轉網上的就轉網上,或是「以不變應萬變」。可是新冠疫情的規模及持續性遠超大家預期,於是資助者開始提出以下問題﹕
「應急式」轉為網上的服務,是否真的有效及值得繼續?
「以不變應萬變」的服務,是否能對應疫情下的社會狀況與需要?
而第一個故事,就是與資助者討論是否可以把服務轉為網上及長遠轉為網上服務相關。我起的故事標題為「Research-informed practice」,主角是我們兩個專為小學生而設的含抗毒元素健康教育服務項目。
故事第一個出場的主角,是服務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及家長的「星級成長路II」中「家庭樂Fun Fun」親子活動。這個一個多小時的活動,令參與的孩子和父母可以利用不同材料去藝術創作,過程中他們可輕鬆分享自己的創作想法、感受和回憶親子間的樂事,藉此促進親子溝通和相互了解。這活動一直廣受學校歡迎,疫情下也跟我們預約。
不過縱然疫情下學校停課或轉為網上授課,資助者一直堅持我們只能安排實體活動。他們認為改以網上平台安排活動會減低活動趣味性和互動,也擔心參加者對視象參與的專注力有限,或「扮」參與但事實上並無參與。但學校站在疫情風險控制考慮,實難以讓我們安排實體活動,有學校因而取消預約或改期。
事實上,10多間已預約我們合作的學校中,有學校提出能否改以網上進行活動,計劃也在去年年底也進入最後半年倒數,但我們與資助者之間一直膠著。最終我們借鑑實踐研究中的「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做法,與資助者達成共識試行數場網上活動,並利用實體活動的評估工具進行成效評估。若具成效,資助者會讓參與學校選擇網上版或實體版,若成效不彰就維持只做實體活動的安排。
故事進展到這裡,我們之間要解決的課題包括﹕
要試多少場次才足夠和合理地反映網上活動成效?及
如何合理斷定網上版跟實體活動一樣具成效?
最終我們跟資助者協議「三盤兩勝」制。若只得一場,成敗可能是運氣使然:若兩場的話,一場有效一場欠成效也難於有定案;若試行太多場也超過參考的需要。與此同時,因為我們假設網上「家庭樂Fun Fun」跟實體活動一樣會幫到參與的孩子和家長,所以以實體活動的「七成參加者有正面改變」作各項評估指標的成效參照(KPI)。
最終三場網上版的評估結果,都反映超過七成參加者有正面改變,資助者逐放心讓我們全面變陣。
其實實踐研究也有助我們在服務變陣中學習。以本故事另一個主角「解毒至叻星」高小抗毒健康教育服務為例,資助者早已容許我們以實體及網上安排入校服務,於是我們累積了實體及網上服務的評估數據。同事在今年上學期完結後,按兩種服務形式劃分去分析評估成效,結果發現實體與網上服務均能對應疫情下學校及學生的抗毒健康教育需要。而有趣的是,在抗毒知識及態度方面,我們發現有更高比例的網上服務參加者錄得正面改變。這進一步刺激我們發展網上健康教育的動力。
篇幅所限,暫且就此打住。在下一篇「天氣不似如期」中,我再跟大家分享我們的表達藝術治療小組服務在疫情下服務成效不似如期下,我們跟資助者溝通的另一個小故事。
黃子瑋 (Keith)
Comments